[主持人]:各位网友下午好!本期职场讲坛的嘉宾是商振老师,主题为“大学生如何顺利就业?”直播时间:15:00——16:00。这一个小时的时间里,商振老师将和大家在线交流大学生如何顺利就业的问题。欢迎大家!
[主持人]:本期节目是文字直播节目,网友通过提问栏直接与嘉宾在线文字交流,没有录音。
[主持人]:下面请商振老师介绍一下今天的主题。
[商振]: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。
[商振]:投简历、跑招聘会,一个字:累,但结果却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好。大学扩招以来,我国高等教育可以说迈入了跨越式发展阶段。高等教育产业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,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,初次就业率和供需比日趋下降,就业形势不容乐观,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。面对这样的就业形势,大学生应该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,让自己从需要就业的人才队伍脱颖而出。
[商振]:先就业再择业?零工资就业?托关系就业?毕业就失业?这是很多应界毕业生正困惑的问题。本期职场讲坛,商振将与您共同探讨大学生如何顺利就业。
[主持人]:现在很多学生都抱怨就业难,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? [商 振]:现在大学生毕业,要读很多年的书,这其中花费的时间、精力和金钱是个很大的数值。当付出那么多之后,才发现换来的那几张纸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值钱,有点怨言也就难免了。曾经有人总结出了80后的十大尴尬,其中有几个还是比较有代表性的。例如辛辛苦苦小学六年勤勤恳恳初中三年废寝忘食高中三年,眼看要走进考场却赶上国家扩招,任他猫猫狗狗也都能混个大学文凭,现在大学文凭算什么葱啊!还有一个就是稀里糊涂大学混了四年,使尽浑身解数拿到英语四级、计算机三级证,毕业证、学位证二证在手却怎么也找不到如意的工作,有的连工作都找不到——刚毕业就失业。
就业难,难在何处?我认为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。首先是社会对大学生需求增加的速度赶不上毕业生增加的速度。从资源的角度来看,就是毕业生资源在市场中处于“供大于求”的状态。这样就使得毕业生在应聘某一职位的时候,存在很多的竞争。这无疑就提高了对毕业生自身水平、能力、素质等各方面的要求。其次是大学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匹配问题。一方面毕业生对工资待遇、工作环境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,而另一方面,由于企业在招聘活动中,处于主动地位,其有更多的选择,因此其所开出的薪资待遇,并不能让毕业生满意。
[主持人]:就业难,有人将原因归结为大学的连年扩招,您如何看这个问题?
[商 振]:有的人把问题的根源向上追,有社会的问题,有教育体制的问题,有企业的问题。我不想就宏观环境继续讨论下去,因为引导就业、开拓就业机会是需要政府主导的事情,大部分身在社会之中的人对其所能产生的影响是有限的。在对上层建筑、生存环境影响力几乎为零的情况下,作为身在其中的我们所能做的事如何去适应环境,实现自我增值,在能力达到一定条件下再反补社会做出更有利于发展的影响和改变。因此,身为其中的我们,要考虑的是在宏观中的个案——我们自己,能够做些什么,来改变自己的境况!
现在不是来界定谁有问题的时候,而且争论也毫无意义。落在伊拉克贫民头上的炸弹,不会因为亏欠了这个生命,就让他复活。现实就是在现有的环境下生存下去,并想办法活得更好。因此现在的问题是:如何找到自己的饭碗?如何保住自己的饭碗?因此现实和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就业者不要以自己为主,以满足企业需要为目标,成为一个企业需要的优秀人才。以营销的观点来看待就业,我们就需要思考:客户(招聘企业)为什么会不满意?这其实就是一个职业竞争力的问题。为什么有的人职业发展青云直上?不往大了说,就是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同一界的毕业生彼此的工作待遇、环境也是不同的,是什么造成了差异?近两年,一些高校与我合作开展“职业导师”项目。从目前的情况看,由我做职业导师的学生,在就业时所面临的困难会小一些,简历不是问题,经验不是问题,定位不是问题,就业没有遇到“难”的情况。可见,这不是宏观的问题。因为无论经济怎么样,企业需要人才,职场需要人才,有的人就业了,有的人失业了,问题在于大学四年这个过程的不同。
[主持人]:面对就业难题,各高校都在对毕业生实行“降低期望值”教育,要“先就业、再择业”。您怎么看待“先就业、再择业”?
[商 振]: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待引进毕业生问题,我们可以看到,企业对于毕业生降低薪资要求似乎并不感冒,按照企业方面的说法:“如果应届毕业生有工作能力,能够为企业创造效益,我们宁愿出比较高的薪资来聘请他。而如果我们仅仅因为他薪资低,就聘请一个无法快速适应工作的毕业生,企业需要大量的时间、精力和资金去培训他们一些基本的就职能力和职业素养,这样的时间和资金成本太高,这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。”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,仅仅是降低期望值不是解决就业的根本之道,提升就业力,不断增强自身的职业素质和就职能力,才可能为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,增加一个有力的砝码。近两年,我同一些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合作,他们请我去给学生讲课,做他们的职业导师,贯穿大学四年的时间,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力。
[主持人]:就业力主要包括哪些方面?
[商 振]:首先是基本的专业能力:在此能力中,主要是包含毕业生对自身所学专业课程的理论掌握能力、行业相关知识、企业知识等基本理论认识知识。其次作为个人,其还应该具备一定的职业规划、职业心态等个人职业生涯指导能力,最后他还应该具备一定的求职技巧方面知识。这些知识,是一个毕业生在应聘某职位时所应该具备的基本专业能力。这些基本能力,是毕业生就业的前提条件,有这些能力,不一定能满意就业,甚至无法就业,但没有这些能力,那么就业就真的是一个问题。
其次是基本的职业素养能力:在此能力中,主要包含毕业生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实际操作能力。另外一些基本职业素养、团队合作、任务执行、工作方法、时间管理、压力管理、信息沟通等这些基本的职业工作能力。这些能力,是决定毕业生在进入企业后,能否快速掌握必要的职业习惯和方法,更快的融入到企业中去的关键能力。这些能力是企业衡量毕业生能否快速适应岗位工作,快速进入职业角色关键能力。也是进行人才选择与录取的关键因素。
第三方面就是毕业生的学习和应变能力。前面我已经提到过,企业学习同学校学习最大的不同,就在于企业学习很多时候,是需要个人自学。因此,一个员工是否具有自学能力,是其能否快速成长的一个关键因素,因此,从人力资源的角度,衡量一个人是否能适应企业发展,其学习能力将是一个关键能力。另外一个方面,学生在学校中,其所处的环境是相对静止的,因此对其应变能力的要求不是很高。但当毕业生处于企业环境中,随着企业自身不断的发展以及市场的不断变化,其所处的环境也是瞬息万变的,因此毕业生是否具有应变能力,以不断的调整自己以适应企业、市场以及工作岗位的职责、环境、条件的变化,是其在动态环境中能否有效完成工作的一个关键能力。因此,企业在进行人才选择时对其学习和应变能力的要求,是目前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一个趋势。
[主持人]:就业力,确实是就业的一大砝码。但现在更多的学生面临着就业,您有建议?例如简历该怎么写?
[商 振]:我觉得现在很多学生有一个误区,包括一些学校的就业指导也存在一个问题。什么问题呢?特别强调简历。好象,一纸简历就能让学生找到工作了。其实不是这样的,简历不过是反映出一个学生在过去几年都学习到了哪些东西,能提供哪些东西,和我们到饭店吃饭看看的菜单没区别。所以不必在意自己那写满“优秀”和“证书”的简历是否漂亮,“漂亮”永远成不了永恒。与其像包装圣诞大礼包一样的包装简历,希望借此如本山大叔一样“忽悠”面试官,还不如好好做一篇功课,哪怕只是一个网站开发成功案例或者网站运营计划书都比那所谓的“漂亮”更吸引别人的眼球。
[主持人]: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学生的简历投出去后,总是石沉大海的原因。
[商 振]:我刚刚讲的,是一个道,就是在思想认识上要如何认识简历。其次,在具体技术上,也存在一定的问题。
很多学生在毕业之前找工作,都是一份简历用到底,看到一个岗位就把简历投过去。简历包装得也很漂亮,内容也丰富,洋洋洒洒几千甚至上万字。但告诉你一个很不好的消息,这样的简历也许招聘经理只看了一个封面就扔掉了。
简历是什么?用营销的观点来看,就是一份直投广告,类似于报纸里的夹页广告一样,问你自己一个问题,你会花上半个小时以上去看一份广告吗?很难,因此简历不在包装漂亮,不在内容丰富,主要是要看的人能够快速、准确的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。 |